x

学生作品

三曹诗风的异同

来源:文化与传媒学院20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图文:包芮 发布日期:2024-05-20 发布日期:2024-05-20

建安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曹操、曹植、曹丕为“建安文学”突出的代表。由于他们都生活在东汉末年三国初期,使他们的诗歌有一些相同的特征,但他们的政治理想和人生境遇又使得他们的诗歌有自己的个性。曹操的诗有一种雄浑悲壮之美,慷慨悲凉气韵沉雄。曹植的诗文采与气骨兼备,前期激昂豪迈后期抑郁悲愤。曹丕的诗诗风清丽哀婉有文士之气。

三曹在魏晋文学发展中有着重要影响。但文学史上关于三曹的研究却很少,近年来虽有一些文章探讨三曹之中个人风格形成的原因,但还不够系统,因此本文试从生命意识、建功意识、关注现实、题材、诗歌风格、艺术手法等方面,对三曹诗歌多加探讨,了解诗歌中承载的中华文化,激发学习诗歌的热情,学会欣赏诗歌的美,从而热爱中国文化,培养高尚的审美趣味,也有助于对三曹诗风研究的完善。

一、 文献综述

三曹的文学成就极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三曹诗风异同的研究,国外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国内研究曹家三父子的学者不少,主要情况如下:

在专著研究方面,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从三曹的身份地位、经历以及诗歌分类、诗歌风格等方面对三曹进行了介绍和概括。余冠英《三曹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记录了曹氏父子三人在魏晋时期留下的诗词佳作。如曹操的游仙诗、咏史诗,曹植的述志诗、游仙诗,曹丕的宴游诗、征人思妇诗。崔积宝《曹植研究》(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本文从曹植的思想、性格出发,对曹植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李宝均《曹氏父子和建安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2)对曹氏父子以及建安文学时期的文学成就进行了概述。聂文郁《曹植诗解译》(格尔木: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7)本书依据诗篇的内容与体制进行分类,使读者从不同的分类中更好的比较不同的诗歌思想。

在期刊研究方面,施光欣《曹操公文的特点及其影响》(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从曹操的文章入手对曹操文章中的语言特点进行探讨。李明《试谈语言中的主体性与主观性》(语言学论丛,2015)从主体和主观两方面来看,曹丕作品中的主体性。杨利华《中国古代著作权保护及其成因探析》(金陵法律评论,2004)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版权的保护与原因,提出了优秀作品可以传承下去的观点。

在学位论文方面,刘亚奇《三曹诗歌创作异同及其成因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从三曹诗歌的主题与文体两个方面,对三曹的诗作进行比较并归纳了曹氏父子三人创作异同形成的原因。任秀馨《从曹丕诗文看其丰富的情感世界》(东北师范大学,2005)从功业追求、文人情结、生命探索三个方面入手,对曹丕的诗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究其诗文所蕴涵的丰富的情感世界。胡祥华《汉魏六朝代言体诗探析》(安徽师范大学,2012)此文对汉魏六朝的一种特殊的诗歌表现手法代言体诗歌进行探析。王丹《魏晋宴饮诗文献研究》(云南师范大学,2016)本文将宴饮诗进行归类,并就其体裁、创作时间、来源等方面进行了梳理。耿天香《初中语文古诗词类型教学研究》(云南师范大学,2016)对古诗进行了分类探讨和研究。胡晶晶《魏晋南北朝哀文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5)本文首先对魏晋南北朝的哀辞进行了界定,重点对曹植在魏晋之际的哀辞进行了分析。何青春《三曹对中国诗体的贡献》(河南师范大学,2011)通过对三曹诗歌的细致考察,探讨其对中国诗歌发展的影响。卢志杰《文革十年红色诗歌浪潮初论》(四川大学,2002)通过红色诗歌的发展脉络与整体面貌,为我们呈现出我国诗歌的光荣传统,丰富现当代的文学研究。韦运韬《魏文帝曹丕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3)综合考察与归纳曹丕的文学创作与地位。闫月珏《论三曹文学的生命意识》(东北师范大学,2006)本文从三曹的生命观、文学作品所表现出的生命意识、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等三个方面来论述三曹文学的生命意识。

三曹虽是文学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但却是不可忽视的存在。由点到面地研究三曹诗风异同,有助于文学学习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建安文学风貌。同时,三曹抒情性作品中的自我与社会,能够让后世更好地了解诗人的内心与品性,如曹操的胸襟之博大,眼光之长远,曹植的胸怀大志,曹丕的隐忍与坚持。所以三曹诗风的异同值得学界不断地深入研究。

二、 三曹诗风之同

(一) 生命意识

汉末社会动荡政局混乱、阶级矛盾尖锐致使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动荡不安的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三曹都体会到了时间的短促和生命的无常,他们的诗歌都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曹操尊重个体生命,曹植体会到了人生的短促和无常,曹丕在战争中感受到了人生的直接意义。

在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年代,曹操身为一代枭雄,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只关心战争,而是一心想着天下苍生。曹操认为“天地间,人为贵”。曹操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生活,他认为虽然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断地创造出自己的价值。曹操不像其他人那样只关心战争,而是心系百姓的安危,就是生命意识的体现,他尊重个体生命,渴望拯救在苦难中的人民。曹操亲身经历了战争,目睹了人民的苦难,他身居高位却能够体恤人民这是难能可贵的。他在《军谯令》中就写到他想为战死的战士们立庙,以便后代对先人的缅怀,这也可以看出曹操对生命的尊重,也体现出了曹操的生命意识。

曹植在《节游赋》中感慨岁月蹉跎和生命无常。曹植的这种感慨是通过现实激发出来的,战乱灾祸频发,人们随时可能丧命,怎能不使人有生命无常的慨叹。在《感节赋》中怕“惧天河之一回,没我身乎长流”虚度年华,又哀叹“匪荣德之累身,恐年命之早零”。在《闲居赋》中又惊叹岁月如梭,时不我待。作者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短促和无常,由此激发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曹丕在战争中感受到了人生的直接意义,而生命脆弱又容易消亡,这使得他对生活更加的珍视。曹丕的《短歌行》中写到“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一何早。”发出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慨叹,写出了失去父亲后的悲伤之感,从父子情着手,把对生命的珍惜表现的淋漓尽致。曹丕的《艳歌何尝行》直接表达了在有限的生命中要为生命的价值而奋斗的雄心壮志。

(二) 建功意识

曹操生逢乱世,亲身经历了战乱,亲眼目睹了百姓的颠沛流离,正因为曹操的这些经历,使他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所以才能真实的描绘现实生活,创作出许多富有时代精神的诗篇。他渴望平定乱世,完成中国的统一。这也是曹操心中的终极目标。奋斗的过程,道阻且长。但曹操从未言弃,执着追求。看似漫长的奋斗过程,对他来说却如白驹过隙,所以才会有了《龟虽寿》里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为了建功立业的终极目标,这一生征战无数,直到临死前,也依然不忘在遗令中写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曹操还有述志诗,描写了他的政治理想和渴望统一天下的野心。[1]如《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是壮志情怀,《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是对贤才的渴望,“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曹操的渴望,也是曹操的理想。作为一个乱世英雄,曹操的诗作,无论是从题材上,还是从内容上,都表现出了他想要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曹植早期才气纵横,颇受恩宠,诗歌充满了振奋的精神,故多写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曹操在《短歌行》中以周公自比,曹植也在《君子行》中以周公自比写到“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表达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政治理想和建功立业的鸿鹄之志。曹植的其它诗作也反映了这一特点,如《白马篇》表面写不畏艰难险阻为国奉献的英豪,实际蕴含了自己的爱国之情和政治理想。建功立业、治平天下,建功树德是曹植不朽的人生理想。

曹丕在《善哉行》其一中说:“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2]感慨时间的流逝和年华的短暂,他认为我们应在短暂的生命中创造出自己的价值。曹丕的《艳歌何尝行》表达了在有限的生命中要为生命的价值而奋斗的雄心壮志。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3]12人生有限,但好的作品却可以永远流传下去,也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留下自己的名字。曹丕跟随父亲数次征战沙场,亲眼目睹了鲜血与百姓的疾苦,激起了他对建功立业的强烈欲望。他写下《饮马长城窟行》又写下《黎阳作诗》用战场上宏大的场面来激励自己的豪情壮志。

(三) 关注现实

父子三人都对人民有深深的同情,都关注现实。东汉末年皇帝昏庸无能,朝廷混乱,前有黄巾起义,后有董卓之乱又瘟疫横行,致使生灵涂炭。《汉书》有说“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这时期的三曹也都对处于苦难中的人民表示深深的同情。

曹操南征北战数十年,对战乱有着亲身体会,他的诗歌真实的描绘了人民的悲惨生活,人们称他的作品为“汉末实录”。曹操的《蒿里行》描绘出一幅战乱中的荒凉悲惨的画面,面对这一惨不忍睹的图景,诗人发出“念之断人肠”的呐喊。将汉末战乱表现的淋漓尽致,伤时感事的情怀跃然纸上。曹丕和曹植虽然少了其父那样驰骋疆场的经历,但也都不同的侧面真实的反映了社会现实。

曹植曾被贬至沿海,在艰难的生存条件下,他亲眼目睹了下层民众的苦难,也渐渐体会到了下层民众的苦难。《泰山梁甫行》就描写了沿海人民的艰苦生活,较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悲惨境况,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生活的深切同情。像曹植这样揭露现实的诗作有很多,他以现实为基础,以写实的手法,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入的描写,表现出了强烈的力量。又如曹植的《野田黄雀行》诗歌前两句就描绘了一副风云突变、惊涛骇浪的可怕景象,生动地表现了当时的政治形势。

曹丕的《上留田行》通过描述一个家庭中两兄弟的贫富差距,以小见大,揭示出了社会中深层的矛盾,揭露了当时贫富不均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又如《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也从侧面折射出了当时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由于贫困、饥饿和寒冷,他们不得不去外地谋生。临走前与兄嫂、妻子告别时的惨状,刻画得栩栩如生,真切动人。

三曹的出现,使当时的文人诗坛达到了顶峰,打破了汉代诗歌消沉的局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表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艺术特征,是“建安文学”的重要代表。

三、 三曹诗风之异

(一) 题材方面

汉末建安时期,中国文学有了新的发展,在社会动乱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和思想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三曹正是所处于这样的时期,丰富了他们的经历,也增加了创作题材。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艰苦的军旅生活,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对建功立业的追求,对延年益寿的渴望,宴饮游乐的乐趣等等,都成为三曹文学创作的源泉。

虽然三曹的作品中有很多相似的题材,但其作品所包含的内涵,表达的感情等方面都不尽相同。

1. 战乱和民生疾苦

三曹诗歌中,都有反映社会现实描绘战争下人们的苦难生活的作品,但他们的侧重点和影响却不同。

曹操一生戎马,他的诗多从政治、军事、民情出发,反映现实。无论是官渡之战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都显示出了他的深谋远虑,因为处于乱世,所以他的诗歌侧重于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生活。虽然曹植和曹丕也有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但当他们具备创作能力的时候,曹魏政权中心局势较为稳定,相比早期汉末董卓、袁绍等人混战的情况来说,没那么复杂,所以他们无法像曹操那样深入地描写现实,只是对战争中人民的苦难进行简单的描述,并没有写出战争真正的原因。

汉灵帝死后太子即位,何进密召董卓进京。然而事情泄露,何进被杀,而后董卓窃取国家大权,废少帝又立新帝。董卓火烧洛阳,胁迫皇帝向西迁移。使当时的人们生活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曹操的《薤露行》如同一幅汉末的历史画卷,描绘了董卓之乱的来龙去脉,表达了诗人对人民遭遇乱离之苦的悲悯之情。“所任诚不良”“知小而谋强”揭示了统治阶级的软弱无能。“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揭露了董卓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苦难,并对百姓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3]16

曹操的《蒿里行》也与《薤露行》相似。前十句勾勒了这样的画面:关东各郡准备讨伐董卓。当时虽大军云集,但却心怀鬼胎甚至互相残杀。“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诗人毫不留情地揭露了袁绍兄弟的行为。“铠甲生虮虱”以下六句,写战争给士兵和百姓带来的灾难和作者的感慨。“铠甲生虮虱”写战争时间之长,士兵连年征战,人穿着铠甲,马穿着马鞍,随时准备作战;“万姓以死亡”表示战争的惨烈百姓死伤无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描绘出一幅战乱中的荒凉悲惨的画面。这与王粲在《七哀诗》中所描写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有异曲同工之妙。

曹操的《薤露行》和《蒿里行》,都描写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难。[4]22更难能可贵的是,曹操没有停留表面描述战争,揭露了这些苦难的根源。《薤露行》里因为“所任诚不良”,以致“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字京”,使人民“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在《蒿里行》里揭露了各路军阀“兵合不齐”,致使战事陷入停滞。[4]24

与之相比,曹丕、曹植在对战争、民生等题材的诗歌中,对苦难成因的研究,远不如曹操。曹丕早年随父出征,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又看到远离故乡的将士凄苦的怀乡之情,他的内心是悲怆的。曹丕还关心民生,在反映社会动荡、人民疾苦的时候,他写下《上留田行》他从两个阶级的生活中,体会到了阶级的差别,为贫苦百姓鸣不平,发出了“贫贱亦何伤”的感慨与呼喊。[6]15曹丕甚至关注到纤夫悲惨的命运,他写下《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曹丕同情劳动人民,关注社会最底层的人。相比较曹植,多沉浸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贵为公子的曹丕,实在是难能可贵了。

因为社会的动乱、生计的逼迫,很多士人背井离乡、抛妻别子。漂泊的游子思念自己的妻子,令人哀婉,曹丕写下《杂诗》记述游子痛苦难言的心态。陈祚明赞誉为:“寄意不言,深远独绝,诗人上格也”。[6]20曹丕也有感于因夫妻分离被抛弃的妇女,为她们的命运感到哀伤,他写下《代刘勋妻王氏杂诗》,也写下《燕歌行》曹丕把战争年代女性的不幸和心声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曹植写《送应氏》时曹氏已经大权在握,曹操与曹丕一样,身处统治阶级的地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讨伐其他地方军阀而发动战争使人民深陷苦难之中。《送应氏》所描写的也是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无尽的灾难。诗人站在山上远望洛阳看到了一派萧条、凄凉的景象。墙壁破旧不堪有的都断裂了,荆棘高耸入天。用用简洁的文字描绘出了战后萧条的景象。诗中详尽地描绘了战乱后广大地区“千里无人烟”的凄凉景象。

曹丕的《令诗》中就写到汉末祸乱很多,外戚的斗争,野心家董卓的专权屠戮、军阀混战导致人们生活的悲惨,造成“白骨纵横万里”的局面。这一句是对处在灾难中的人民的生动描写,仿佛看到了这一惨状,但所描写的却不如曹操深刻,对战乱的原因没有进行深刻的描绘。《黎阳作诗》中描写了征战的起因及行军的艰辛,后半部分写战乱对社会和百姓的危害。

2. 军旅

三曹诗歌中,都有描写军旅生活的作品,但他们的侧重点却不同,曹操的诗真实的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和战士们行军的艰苦。曹植早年也曾随父征战所以写出了慷慨豪迈的作品。曹丕虽也有反映战争艰苦的诗,但因为其很少随父出征,没有经历战争之苦所以曹丕的描绘就不像曹操那样真切动人。

文武双全的曹操,驰骋疆场,戎马一生,少有败绩。曹操经历了很多重大的战争如讨伐董卓,收黄卫军,官渡之战,消灭割据势力,统一北方。在那个时代,北方还处于混乱的局面,曹操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而曹植就跟随曹操东征管承、北伐柳城、南下荆州。而曹丕也从小就随父亲南征北战,丰富了他的阅历增长了见闻,为其诗歌创作积累了素材。

曹操的军旅诗,真实的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蒿里行》就是其中之一,被称为“汉末实录”,写各路军阀为了自己的利益心怀鬼胎,使战争停滞不前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铠甲生虮虱”铠甲都生虮虱了指出战乱时间之长;“万姓以死亡”表明战争非常惨烈百姓死伤无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方圆百里了无人烟白骨遍地,描绘出一幅战乱中的凄凉悲惨的画面。而曹操的《苦寒行》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在冰天雪地、山险路远、人烟稀少,野兽横行的环境下战士们行军的辛苦。在行军路上既有峻峭的高山,崎岖的羊肠板路,呼啸的北风,猛兽的嚎叫,又有水深桥断,迷失方向,没有住所,饱受饥饿的艰难,无不显示出了行军的艰辛。正是因为曹操率兵亲征才能如此感同身受写下如此真诚扣人心弦的行军诗。

曹植的《白马篇》写出了军人的伟大,诗中的英雄形象,是诗人自我的写照。开头两句描绘了驰马奔赴战场的身影,表现出壮士的豪迈气概。从“少小去乡邑”到“勇剽若豹螭”,是说他从小就离开家乡,到了军中苦练本领,写出了从军的不易。“边城多警急”到“左顾凌鲜卑”,说出了游侠西北的原因,边城战事紧急,敌人多次进犯。最后两句展现出了英雄视死如归的决心。曹植之所以能写出如此慷慨豪迈的作品,得益于他的经历。曹植早年也曾随父征战,一直到公元204年,曹操打败袁绍,平定北方,曹植的生活才算稳定。

曹丕的一生,虽然没有像曹操那样南征北战,但也自幼跟随父亲征战四方。他的《陌上桑》、《饮马长城窟行》、《广陵观兵》等都是反映军旅征战的诗。曹丕的《陌上桑》里战士们远离故乡和亲人征战,披荆棘,求阡陌,虎豹嘷动,鸡惊禽失,和曹操的《苦寒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真实的描绘出了征战之艰难环境之险峻。公元225年曹丕在广陵举行了大规模的阅兵仪式,曹丕的《广陵观兵》写军队像长江水一样浩荡无涯,展示出了军队的朝气和战斗力。曹丕未称帝前,很少随父出征,称帝后虽多次攻打吴国却都没成功没有经历战争之苦所以曹丕的描绘就不像曹操那样真切动人。

3. 征人思妇

在那个战乱频繁的年代,男子被迫远离妻儿和父母外出征战。三曹把乱世的社会现实与游子思妇的命运相结合,发掘出一个具有现实社会意义的题材,反映了游子思妇的忧愁。曹操的思妇诗,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真实写照,有着很强的时代内涵。曹植的思妇诗写出了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相思幽怨。曹丕的征人思妇诗作较多,他的诗反映出了社会现实的悲惨和思妇命运的悲苦。

汉末男子多被迫从军为国征战,远离家乡和亲人,每当丈夫被迫离家征战,妇女便愁苦不已。曹操在《存恤吏士家室令》写到军队多次出征,有时遇到疾病,有的战士死亡不能归家,夫妻不能相聚、百姓颠沛流离,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蕴。

曹植的《七哀诗》中“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是女子愁思的原因。即使夫妻见面的日子遥遥无期,女子心中有着无限的哀愁,他也愿化作清风,吹进丈夫的怀抱。诗中把丈夫比作道路上的尘埃,把自己比作浑浊的泥和水,喻意两个人差距过大,很难融洽;又比喻丈夫高傲,而自己却又是卑微的。曹植用最直白的话,写出意境千回百转的诗句,营造出一位独处家中的女子,用最深情,却最卑微,以至于卑微到尘埃里的爱,写下对丈夫的思念。这样的诗句,哀伤到底,又带着一种直击人心的凄美。

曹丕把社会现实和思妇命运结合在一起,反映出了社会现实的悲惨和思妇命运的悲苦。曹丕的《燕歌行》是一首典型的思妇诗,“思断肠”则表达了对女性深切的思念。[7]“尔独何辜限河梁?”这即是妇人反问,也是曹丕对当时社会的深切思考。是什么让妇人独守空房,是丈夫迫不得已的客居他乡,背后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的苍凉与苦难。曹丕的《陌上桑》描绘出征战之苦:前进的道路上阻碍重重,被迫露宿野外能清晰的听见野兽的嗥叫,甚至随时都有死亡的威胁。正是因为这些景象,思乡之情才会更加浓烈。曹丕的征人思妇诗作较多,成就也较高,主要是因为他的生活相对平稳,既没有曹操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的经历,也没有曹植屡受打击的凄惨,使他的创作受到限制。《古诗十九首》中描写离别相思之苦的内容很多,曹丕的诗歌创作深受影响,因而他创作了许多与这一风格相近的作品。

(二) 诗歌风格

曹操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局面,在艺术风格上,曹操的诗作风格淳朴,不加雕琢,以真挚的感情和沉稳的气韵而著称。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主要特色。从整体上看,他的诗歌体现了对人民的关怀、政治家的博大胸怀、求贤若渴、一统天下的雄心,还有对历代杰出人物的热情赞美,抒发了他的慷慨与悲悯。在曹操的诗歌中,既有纪实的诗歌,也有表述理想志向的。有胸怀天下的怜悯之心,才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曹操纪实的诗歌有《苦寒行》《薤露行》等,表现了其政治理想,体现了汉末百姓的悲惨命运,豪迈悲壮,慷慨悲凉。如《苦寒行》是曹操率兵亲征经过太行山的羊肠小道时所作,其格调古直悲凉,抒情真挚动人。《薤露行》是诗人目睹了董卓火烧洛阳挟持献帝致使生灵涂炭这些惨状后,哀痛感伤,挥笔所作。他的诗歌尤其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具有政治领袖的气概,其本色纯真,抒情浓烈,表示出他志向高远,信心坚定,意气超凡,声威浩荡,悲歌豪迈,气韵雄浑。如《短歌行》用慷慨悲凉的笔法抒发了求贤若渴的思想和渴望统一天下的雄心。慷慨悲凉是建安文学共同的基调,但曹操独特的生活体验使其在诗歌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此外,曹操还开创了清峻通脱的散文新风气。

曹植与曹操的豪迈悲壮、曹丕的幽深细腻,都有很大的区别。钟嵘在《诗品》中评价他的诗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他的诗作从建安二十五年开始,分前、后两个时期,早期主要是表达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洋溢着欢乐、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后期主要表达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的痛苦。[9]他一生热衷功名,追求理想,哪怕倍受挫折也依然豪情满怀。他的诗,既有《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也有《楚辞》婉约细腻的气韵,还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他的诗又有自己的风格,可谓是“文质兼备”。参考王运熙、顾易生的说法骨气就是风骨,“风骨”是指情感表达清晰和语言质朴,属于质的方面,换句话说,风骨就是“质”。而华茂的辞藻属于文的方面。风骨与文采的融合,才能达到“文质兼备”。曹植的诗既有豪气纵横的《白马篇》写慷慨赴国难的侠气少年又有缠绵哀怨的《七哀诗》吟咏自己的失意。此外,他还注重对偶,如《公宴》“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语言精炼,生动传神,情景交融呈现出生机勃勃、活泼的景象。

曹丕是建安文学的组织者与倡导者,在留守邺城期间,常与文人饮酒作乐,开创了当时文人聚会的新途径,并呈现出文人集团的性质。其次,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尤其擅长五言、七言。语言通俗,抒情深婉细腻,擅于描写男女之情和游子思妇的主题。如《漫漫秋夜长》清丽自然而又情感细腻,夜晚因寒冷而显得更加漫长,漂泊在外的游子更加的思念家乡。《清河作》此诗描写了女子对男子的炽热情感,“心伤安所念,但愿恩情深。”语言质朴自然。再次,他对古代七言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其《燕歌行》以“思妇”为切入点,反映了东汉末年的战乱,表现了男女被迫离别时的悲伤与哀愁。《燕歌行》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首七言诗,它对后人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钟嵘在《诗品》中将曹丕的诗归于中品,钟嵘对他的评价是否客观公正,学术界众说纷纭。钟嵘评曹丕“鄙直如偶语”。“俗情”是对曹丕最普通的看法,但曹丕的诗歌如《燕歌行》中“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把秋天的哀伤,对爱情的思念,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正如叶嘉莹所说,曹丕是一名近乎于理智的诗人,他的触觉非常敏锐,自我反省,但却很有节制。钟嵘说“唯‘西北有浮云’十余首,殊美赡可玩。”的确,《杂诗二首》充满了感情,而白描手法更是细腻而厚重。前四句,写一个游子的乡愁,不是“可玩”,而是要细细品味,不断地回味,才能感受到那深沉的感情。最后两句,写游子像一片漂浮的浮萍,无家可归,孤苦伶仃,朴素而鲜活。

曹丕最被推崇的一首诗是《燕歌行》,《燕歌行》作为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歌,它的七言诗学对后来七言诗歌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许是因为钟嵘是以五言诗人为主,所以他没有注意到曹丕在七言诗方面的造诣。但总体而言,曹丕在情感、理性等方面都有着精细的思维,其诗作成就和建安文学的地位不可小觑。曹丕就像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一个寂寥的秋夜,无论历史怎样评价功过,他的贡献都是那么的突出,那么的不可忽视。

(三) 艺术手法

曹操的诗作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多是对现实的反映。曹操的诗,积极奋发,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气魄。其诗歌的艺术成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借古题写时事,如《蒿里行》,用乐府旧题写汉末时代动乱抒发豪情壮志。第二,以四言为主,自《诗经》后四言体逐渐衰落曹操让四言诗焕发出新的生机。如《短歌行》以四言为主表现他高远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心。第三,语言朴素自然,善用比兴。如《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曹植的诗歌内容十分丰富,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见长,多慷慨悲愤之气,在艺术表现上又生动形象,他的散文亦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点。[10]其诗歌的艺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写五言诗,继承于汉乐府但又有所创新,将乐府诗的以叙事为主改为以抒情为主。如《美女篇》从形式上看是模仿《陌上桑》,但《陌上桑》以叙事为主叙述的是一名美丽的女子拒绝太守的故事。而《美女篇》以美女不嫁寄托自己的怀抱,倾注了自己的感情,寄托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二是语言丰富华美,结构工巧,注重诗歌的艺术技巧。他精炼字句,同时也很注重节奏的和谐和对仗的工整。如《五游》中的“阊阖启丹扉,双阙曜硃光。”又如《公宴》中的“明月澄清影”注重炼字。[11]三是善于运用比兴。四是曹植对游仙诗有一定的发展,如《升天行》《仙人篇》。

曹丕的诗词风格多样,语言简洁、技巧精妙、回环往复,善于描写男女之情和游子思妇等题材。其诗歌的艺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诗的形式多种多样,以杂词居多。如《燕歌行》开中国七言诗先河,曹丕的五言诗更是卓绝。第二,诗歌内容丰富。军旅、宴游、送别、咏史、游仙,抒情抒志,尽在诗中。第三,表达细腻,以借景抒情为主。如《燕歌行》中“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12]勾勒出了一幅萧瑟悲凉的秋景图,在这样悲凉的景色的衬托下更加突出了女主人的凄凉悲惨。第四,注重对称回环之美和语言的锤炼。如《赠丁仪》等都是对仗工整、声韵对称和谐的佳句。[13]

四、 三曹诗风异同成因

(一) 人生经历

三曹的生活环境、身份地位、人生阅历等因素,都会对其诗作造成不同的影响。曹操与曹丕、曹植两代之间的人生际遇不同,曹丕和曹植虽生活在同一时代,但不同的地位和遭遇又使两人的诗歌风格有很大的差异。

曹操所处在战乱的年代,政局混乱、朝廷昏庸无能、阶级矛盾尖锐,曹操以他的雄才大略统一了北方。曹操是乱世英雄,所抒之情大都与历史命运感和建功立业的抱负有关。[14]曹操早年好兵法又博览群书,这为他后来驰骋疆场奠定了基础。先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又逐鹿中原扩张势力,官渡之战大破袁军。远征乌恒北迁邺城,建安十一年平定并州。建安十二年,开始南征彻底肃清袁氏势力。自江陵东下,赤壁之战。曹操经过无数的征战,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亲眼目睹了人民的苦难。他对百姓的疾苦深有体会,反映时代的动荡和社会变革的诗作也历历可观。这也为其创作现实主义诗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曹操的《蒿里行》描绘出一幅战乱中的荒凉悲惨的画面。正因为曹操经历了战乱,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所以才能真实的描绘现实生活,创作出许多富有时代精神的诗篇。这些诗不仅真实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因此被钟惺誉为“汉末实录”。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更激起了诗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曹操有渴望统一天下的胸襟抱负,如其《度关山》,提出“让”与“兼爱”,肯定了民本思想。曹操的述志抒怀之作往往气势雄伟,画面宏大,如《观沧海》将曹操的踌躇满志与远大抱负真实地体现出来。而《龟虽寿》“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一个伟大英雄面对时间和岁月的痕迹发自肺腑的呐喊,体现出曹操积极进取精神和人生态度。

另外,曹操还有一些游仙诗,如《精列》《气出唱》《秋胡行》等,曹操游仙诗表达的不仅是对神仙世界的向往还有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在他的游仙诗中寄托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借游仙注入自己的政治理想并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和进取精神。

曹植的人生境遇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得曹操喜爱,差点被立为太子,那时的曹植生活安逸,这些在他早期的诗中有所体现。如《箜篌引》这时的作品,情调开朗而豪迈,但内容不如后期深刻。但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如《送应氏》,描写了洛阳被烧后一派萧条、凄凉的景象,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是建安诗歌的主要特色。后来因为他任性妄为,不拘礼法,毫无节制的饮酒,失去了曹操对他的宠爱,也失去了太子之位。自此,曹植的人生也随之改变。他从一个无忧无虑的王子,变成处处受打压的对象。《美女篇》中的美女也不仅仅是美女,她就如屡被贬谪,满腔热血、满腹才华而不被重用的曹植。曹植这一特殊的经历,使他的作品前后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曹植早期诗歌洋溢着一种昂然向上的朝气,而到了后期,则是一种悲怆的抒情。

曹丕出生在天下大乱之际,成长于战火纷飞之秋。曹丕身兼帝王、军人、文人及政治家各种角色于一身,其不平凡的一生铸就了他文武双全的雄才大略。[15]其诗多是本人生活的写照。曹丕之所以有这样的才能,一方面是因为他博览群书,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父亲的教导。其人生轨迹先后经历了军旅生活,太子生活,帝王生活。曹丕在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挫折之后,最终形成了他独特的性格和形象。曹丕在政治上是比较顺利的,既不像曹操一代枭雄旷世人杰,也不像曹植历经沧桑。所以他对老百姓的疾苦就没有曹操和曹植那样的感同身受,更没有曹操那样开阔的胸怀、广博的见识。因而他的诗歌不像曹操、曹植那样个性鲜明,多是个人情感的抒发。

(二) 个性特点

1. 曹操的个性

曹操的个人形象十分丰富,奸诈狡猾,宽宏大气,自强不息,幽默乐观。曹操阴险狡诈的名声在他杀吕伯奢全家这件事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打赢官渡之战后,曹操缴获了一批袁绍的书信,其中有不少是许昌和曹军中人士暗中与袁绍往来的信件。有些人建议要严加追查,处理那些出卖情报的人,曹操却当众烧掉全部信件,解除了有关人员的疑惧。他可以宽宏大量的原谅手下的人,但是也杀过不少有恩于他的人。

曹操又宽容大气,唯才是举。这在《短歌行》一诗中有所体现,此诗所表达的主旨是求贤才。曹操一生,最看重的就是人才,而成就了曹操一生功绩伟业的,也正是人才。他曾发布《求贤令》,对于人才,曹操来者不拒,只要能为己所用,他都愿意接纳。从敌军阵营来的,曹操接纳。从败军阵中得到的,曹操一样珍惜。从基层提拔的,曹操也看重。能够接纳这么多性格各异,来自不同阵营的人才,并为己所用,可见曹操性格中宽容大气的一面。曹操的《龟虽寿》表现了他自强不息、幽默、乐观的一面。写下这首诗时,曹操已经53岁了,在暮年,他依然怀有大志,足见他的积极乐观。曹操一生征战无数,经历过很多的失败。难得的是,每一次失败后,他都没有丧失斗志,他总能打起精神,从头再来。苏辙在《晁错论》中说:“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曹操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无数次从失败中爬起,自强不息,坚忍不拔。

曹操又是一个喜欢幽默的人。丁仪是曹操的同乡,很有才华,和曹操十分要好。后来,丁仪得了狂病,幸运的是,丁仪的病治好了。于是丁仪又和曹操喝酒聊天,可是,曹操却再也不留宿他了。开玩笑的说他以前得过狂病,如果你拿起刀子杀他怎么办。这番玩笑令两人大笑,曹操还一直赶他,不与他同宿。善于在生活中找乐趣,可以调节心态,即使处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曹操总能再次坚强,可见他积极的乐观心态。爱惜人才、宽宏大气、自强不息,贯穿了曹操的一生。

2. 曹植的个性

从曹植早期的作品中不难看出,曹植虽风流倜傥、才高八斗但却好饮酒且较为任性。也正是因为他的胡作非为,让他失去了曹操的宠爱,也失去了皇位,人生也从此大变。曹植还常随父亲曹操出征,对战乱有着亲身的体会,在其作品中,对人民有深深的同情,可以看出他是个很善良的人。从其早期一些赠答诗歌,如《赠丁仪》、《赠徐干》等,可以看出曹植极其赋有同情心,注重感情。不仅如此,曹植有很多的作品是写亲情的,曹丕死后,曹植还为曹丕做了一篇《文帝诔》来纪念曹丕,他还为自己很早就夭折的女儿做了一首《行女哀辞》,可见曹植是个内心充满温情的人。

所以曹植的性格是丰富的,在不同的时期曹植的性格是有所不同的,这在他的诗歌作品中有所体现,但曹植内心的温情却贯穿着他的一生。

3. 曹丕的个性

曹丕文武双全,曾随父征战四方,后登帝位、安孙权、限外戚、减赋税、立法度、兴文教等,是一位有才有智,克己勤政的帝王。其性格前后期有明显的不同,前期嚣张狂放,喜欢美好的事物,给自己熏香,炼剑还要弄各种花纹,种柳树,他的青春时代纵马且欢歌。后期卷入争嗣大战,他开始阴郁,到称帝之后开始疑心,暴躁,并且阴狠,残忍地杀害结发妻子。

曹丕刻薄寡恩,但他却也恩怨非常分明。只要是真心实意顺服他的,他都是真诚待之,恩宠备至。此外,曹丕还具有心思细腻、多愁善感等性格特征,每每歌舞欢宴,他就悲从中来。所以他的诗,往往能流露出真情实感,独具特色,刻画得非常动人。正所谓伤春悲秋,天气的冷暖,往往能勾起诗人的哀伤。如曹丕的《杂诗》描写了一位流浪在异国他乡的游子,心中浓浓的思乡之情。身在异乡的孤独感在曹丕笔下刻画得细腻动人,千载之下,我们仍能感同身受。又如曹丕笔下《燕歌行》将剪不断理还乱的相思之情写到了极致。情境声色,缠绵悱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卷绕着淡淡的忧伤。

(三) 文学思想

曹操生活在一个动荡的社会,这样的环境为那些想要建功立业的文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曹操渴望建功立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统一天下的抱负。曹操作为一代枭雄,不仅能驰骋战场,还有很高的文学才能。曹操的诗“苍凉雄健,才华纵横”。比如在《短歌行》中,曹操就表现出求贤若渴,想要统一天下的决心。“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现出曹操博大的胸怀。

曹操除诗歌外,也有不少散文作品,曹操的散文深受辞赋的影响,注重用典与对偶。与之相比,曹操的文风更为奔放,语言朴实,不矫饰,更加真实动人。

曹植的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十分广泛,而且表现出前后期明显的差异。早期深受宠爱,所以诗歌较多地表现其对功名立业的追求、对下层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对贵族子弟悠闲安逸生活的反映,呈现出昂扬奋发的精神。后期处处受打击,政治上失意再加上忧生之嗟,使他写出了许多慷慨悲凉的作品抒发其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的痛苦。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游仙诗,把有限的生命置于无穷的自由与幻想之中。

曹植继承“诗”、“骚”的优良传统,丰富了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为隋唐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曹植的文学创作骨气与词采兼备,真情与才华交相辉映,大都是较为细腻的结构。尤其对开头十分注重,工于起调;善于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对事物的描摹笔触极为细腻;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也十分讲究,较多使用书面语,并注重炼字和声律的运用,用词往往讲求华美、工整和雕琢。

曹丕在建安文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他对乐府诗歌的创作十分重视,以其乐府诗抒发情感,还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如曹丕的《上留田行》“居世一何不同”揭露了当时贫富不均不平等的社会现象。曹植《送应氏》中“千里无人烟”荒凉、悲楚的社会现实,是那个时代社会动乱所造成的惨象的真实反映。曹丕的《典论·论文》开创了文学批评的风气,他提出了“文气说”的文学思想,对后世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 三曹的美学影响

(一) 曹操的诗歌美学

1. “气韵沉雄”之美

曹操的《短歌行》抒情浓郁,表达了曹操高远的志向,雄浑的气势、高广的胸怀,卓越的境界、政治家宏大的气魄,体现地淋漓尽致。深刻地打动着读者。与《三国演义》所描绘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诈曹操形象不同,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完全是一个爱惜人才的正面的形象。

2. “古直悲凉”之美

作为一个一心想要统一中原的政治军事家,曹操自然懂得“爱护百姓”、“民生为本”之理。在他的诗歌,也有不少同情百姓之苦的诗作。《篙里行》,生动地再现了起兵讨伐董卓、民生艰苦之状况。

(二) 曹植的诗歌美学

1. “悲美”与“刚美”的统一

曹植的诗歌创作既有华美的词藻又不失风骨,他在生活中屡受挫折,他把生活中的不如意通过作品诉说出来。曹植的诗歌风格变化,明显受到自己身处政治处境地位变化而变化。曹植少年时,聪颖且富有才华,深受曹操宠爱。这一时期的诗作刚劲有力、豪迈奔放。

如《白马篇》全诗塑造了一个爱国、武艺高强、机智勇敢、视死如归的主人公形象。各种壮大的意象纷至沓来,洋溢着雄健昂扬豪放之美,寄托了曹植心中的理想以及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也透露出曹植的宽广的胸襟。可当曹操死后,加上自己的恃才傲物、个性真率、做事粗鲁、任性而为等原因,曹植便处处遭哥哥曹丕排挤、忌恨、打击甚至迫害。曹植的好友丁仪等人全部惨遭杀害,自己也受到监视。曹植把心中的所思所想,全部表达在了诗文上。

2. “华美”与“工美”的统一

华美,指的是曹植诗歌意象庞多、情感丰富。语言上,注重修辞。声韵上,流畅至极。不仅诗歌如此,曹植的辞赋《洛神赋》更是突出优秀代表。“工美”,指的是诗歌结构对称回环,对偶工整之美。

(三) 曹丕的诗歌美学

曹丕虽然在政治上才能没有曹操高,但曹丕的文学成就也很突出。《燕歌行》是其最突出的作品。情思委婉,清新纤美,绵绵动人。为唐代歌行体的兴盛制作了一个良好的范本。此外,曹丕提出了许多文学命题和思想,如“文以气为主”。

“三曹”的美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建安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唐代诗人陈子昂就深受“三曹”的美学思想影响,在《登幽州台歌》中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和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王昌龄的“龙城飞将,不教胡马度阴山”,岑参的“沧海一尺冰,愁云一片愁”,再一次展现了建安诗人雄浑壮阔、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建安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重个性和主观自我的表达。浓烈抒情取代了叙事,延续了“诗缘情”的传统。因此,诗歌在此时又显得语言鲜丽、意象奇美。曹操开创了文人“拟乐府”的全盛局面,曹丕创造了新的乐府体系,曹植在五言诗中贡献了宝贵的美学探索。他们的文学成就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结 语

建安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曹操、曹植、曹丕为“建安文学”突出的代表。由于他们都生活在东汉末年三国初期,使他们的诗歌有一些相同的特征,但他们的政治理想和人生境遇又使得他们的诗歌有自己的个性。本文从生命意识、建功意识、关注现实、题材、诗歌风格、艺术手法等方面对三曹诗歌进行比较,并分别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个性特点以及文学思想等三个方面探究其创作异同形成的原因。通过对三曹的文学特征的对比研究,丰富建安文学研究角度和内容。

研究三曹诗风异同由点到面有助于更加深入的学习文学史,也让我们看到了文字背后的力量。如曹操的胸襟之博大,眼光之长远,曹植的胸怀大志,曹丕的隐忍与坚持,所以三曹诗风的异同值得我们不断地深入研究。

最新动态
新闻网2024

CopyRight 2024湖北恩施学院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14107号 鄂公网安备 422800020010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