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作为余华经典的长篇小说之一,享荣全国。我本不愿阅读,因听闻看过后便会低落良久。然而,前几天在视频网站偶然间刷到余华老师的视频,被这个有名作家的言辞所吸引。幽默诙谐又一针见血的语言,让我不禁好奇他笔下的世界,遂读此篇。
人们关注文学作品,常说到文学作品的批判性,这当然是有必要的,但以批判斥责为好,这便是不对的。“驳斥”这一任务,于文学,其实并非本质。正如余华先生所说:“长期以来,我的作品都是源于和现实的那一层紧张关系。”或者我们可以通俗一点说这个是“不满”,是一种激情,借一种强烈的情感来维持写作。激情并非写作的本质,批驳也并非文学的本质,此处也引用余华先生《活着》的自序:“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
人要从道德中抽身而出通常是困难的,从活着中看出苦难,从活着中看出奋斗,从活着中看出批判……这都不是作家。几经挣扎,愤世嫉俗,到头来,看活着即是“活着”的,才是作家。
说回《活着》一书,余华先生曾为这部作品写序时谈到,“活着”作为一个词语,它是充满了力量的。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在第一次阅读这部作品的时候,我居然伤心地哭了,为了福贵而哭,同样也为了生活而哭。在当时的我的眼中,福贵是一个悲剧的存在,他的生活里没有光亮,有的不过源源不断的挫折与苦难。身处于动荡不安时代的他,由最初的一个风光的纨绔子弟变成一个只有老牛作伴的地道农民,亲人一个接一个地离他而去,送走白发人却又送走黑发人。几十年的人生岁月里,生活似乎从没有停止摧残他。而这些他都一个人默默承受着,没有抱怨生活,也没有放弃生活。
当我第二次看这本书,除了对于富贵的同情之外,又多了些许的感悟。回想医院里所看过的生离死别,我才明白余华所说的话——“活着仅仅是为了活着”。生离死别,悲欢离合,所有的世间百态都一一不落地发生在了这位不幸又有幸的福贵身上,又何尝不发生在当下的每个普通人身上呢?
《活着》就像一杯好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酝酿出不一样层次的香味。但不论品读多少遍,它所传递的宗旨都熠熠生辉:即使生活充满了苦难,但只要我们坚持活下去,就能够在困境中找到希望。同时,也要珍惜当下、把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