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霍小玉传》作为唐传奇的代表,深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霍小玉传》的主人公霍小玉极具悲剧性价值,本文在以往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霍小玉传》中霍小玉的悲剧性,对于更好地理解女性意识的萌芽,反思传统爱情婚姻观念等都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对于今后的文学创作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对学术界有关其理论进行一定的补充和完善。
霍小玉是唐人蒋防文学作品《霍小玉传》中的极具悲剧色彩的女性人物。针对霍小玉的悲剧性研究,国内学者主要从人物悲剧形象以及人物悲剧性成因两方面来进行研究。在人物悲剧形象方面,学术界主要通过对霍小玉人物形象进行研究分析,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将霍小玉与其他作品人物进行悲剧比较的研究。学术界就霍小玉人物悲剧成因方面主要形成两种观点:大多数学者认为霍小玉的悲剧是由唐代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是李益的性格缺陷是造成霍小玉悲剧命运的根源。国外学术界暂没有对《霍小玉传》中霍小玉悲剧性进行相关的研究。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文本细读法,在全面了解相关领域众多学者对《霍小玉传》作品研究的成果和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与借鉴研究《霍小玉传》中霍小玉的悲剧性,从而深入挖掘霍小玉人物的悲剧内核。正文主要从三个部分展开论述:一是通过从霍小玉的爱情悲剧和命运悲剧两方面来总结霍小玉的悲剧体现;二是探究霍小玉的悲剧成因,分别从士族门阀制度等级森严的婚恋观和科举制度影响下士人重利轻义的价值观两方面来进行分析;三是从对唐朝文人普遍薄情现象的揭露和对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关注两个角度分析霍小玉人物的悲剧性价值。
一、霍小玉悲剧性的体现
长期以来,学术界存在一个普遍共识,认为西方的小说戏剧多是悲剧作品,而中国却没有悲剧作品。这种观点其实是一种误解。唐传奇《霍小玉传》主要围绕霍小玉的悲剧展开,深刻地揭示了婚姻恋爱自由与严酷的封建等级观念的尖锐冲突。“《霍小玉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深刻的、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作品。”作品的主人公霍小玉是一个极具悲剧色彩的女性人物。霍小玉的悲剧性主要表现在女主人公霍小玉的爱情悲剧和命运悲剧两个方面。
(一)霍小玉的爱情悲剧
《霍小玉传》主要讲述了出身书香门第的才子李益与长安名妓霍小玉传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本出身高门却被迫为妓女的霍小玉遇上才华横溢的李益,二人一见倾心,两情相悦,可不想李益违背盟约,抛弃了霍小玉,最后霍小玉郁郁寡欢,李益也不得善终。霍小玉的爱情悲剧主要表现在霍小玉所托非人,被始乱终弃的悲惨遭遇以及以命抗争,因爱而亡的悲剧结局。
1. 所托非人,被始乱终弃的悲惨遭遇
中国古代爱情悲剧的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婚后离异、始乱终弃、劳燕分飞、香消玉殒、双双殉情等类别。在《霍小玉传》中,李益“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霍小玉“高情逸态,事事过人;音乐诗书,无不通解”,两人的爱情可谓是典型的“才子佳人”的爱情婚恋模式。然而“男为‘色’倾倒,女为‘才’仰慕”的爱情从一开始就带有悲剧色彩,也注定不会拥有美好的爱情结局。
霍小玉对待爱情充满了纯真和执着,她期待的是一份从一而终,忠贞不渝的爱情,而李益对这份爱情的初衷便是寻觅佳偶,而恰好霍小玉便是那个才貌双全的佳人。《礼记》中记载: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可见,在封建社会中,婚礼仪式不仅是男女双方缔结婚姻关系的公开宣示,也是家族和社会等各方面对这段婚姻的关系的认可和祝福。因此,男女私下结合的婚姻通常不被社会所认可,女方会被视为不合法的妻子,即使结婚也只能成为男子的妾室。李益一开始就并未打算三书六礼迎娶霍小玉,只是贪图霍小玉的美色,才有初次见面时所言“鄙夫重色”。可见,霍小玉的爱情悲剧早已在体现在两人对立的爱情观念,这份爱情注定无疾而终。
霍小玉与李益的身份悬殊在两人爱情的最初就埋下了悲剧的种子。李益出身陇西高门,家世显赫,年仅二十就中了进士,后因书判拔萃登科,被授予郑县主簿的官职,可谓是前途似锦。而霍小玉在霍王死后,便被兄弟嫌弃是庶出,便被赶出王府,沦落为娼。两人身份的悬殊让两人在现实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而在爱情的天秤上,李益比霍小玉有着更大的优势,他可以为霍小玉许下山盟海誓的诺言,也能勾勒一个白头偕老,至死不渝的爱情愿景,但对地位低下的霍小玉也可以随时弃如敝履。两人的爱情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有结局,可谓是“始乱”。
李益怯懦逃避和薄情寡义的性格为李益“终弃”霍小玉,爱情终将破灭埋下了伏笔。李益在辞别霍小玉之前,曾信誓旦旦要与霍小玉生死相依,可在回家面对太夫人为李益许下的亲事,他并没有选择反抗,甚至“遂就谢礼,便有近期”,转头便筹备与卢氏的婚礼。李益明知自己违背了和霍小玉的盟约,还故意拖延归期,什么消息也不带给霍小玉,丝毫不顾及霍小玉的感受,以此狠心断绝两人关系。李益对霍小玉的感情,或许一开始是真挚的,但在面对家族压力和社会期望时,他选择了退缩和放弃。他对于霍小玉的伤害,既在于他的背叛,也在于他对霍小玉感情的不负责任的处理方式。
2. 以命抗争,因爱而亡的悲剧结局
爱情与死亡是人类永恒探讨的两大主题。“爱情和死亡的相互碰撞产生了《霍小玉传》这部杰出的爱情悲剧。”霍小玉的死亡让两人的爱情悲剧更加凄美动人,同时增加了悲剧的张力美,让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显得更加光彩照人。
霍小玉对爱情有着超凡脱俗的理解,不看重财富,只要求性情相配。不仅如此,霍小玉对自己的情感从不隐瞒,不畏惧世俗的眼光和束缚,相反,她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情感,为了追求幸福,勇敢地和命运抗争。霍小玉并非不谙世事的少女,曾经的母亲备受霍王宠爱但霍王死后却被抛弃,可是她却不相信母亲的命运会是自己的命运。霍小玉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与李益的地位不相匹配,但她仍然义无反顾地选择相信李益,依然选择用八年之期来追求自己的爱情。正是霍小玉至情至性的性格使得她始终保持对爱情的忠贞和对未来的希望,成为她面对悲剧现实的重要支撑和反抗封建社会不公的有力武器。
可正是这样至情至性的女子,却惨遭爱人李益的背叛,让她对于爱情最后一点儿慰藉都被摧毁,最后为了追求心中的那份纯粹的爱情抱憾而终,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当得知李益违背誓言,另娶他人时,霍小玉忿恨李益的薄幸,而对于此时的霍小玉来说,自己年华正茂却身患重病,不能为母尽孝,无力再碰音乐诗书。可即使这样,她仍然义无反顾地选择抗争到底,哪怕献出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持内心那份对爱情的初心和追求。于是当黄衫客将李益带到霍小玉面前之时,她痛斥李益:
“李君李君,今当用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
这段话既是一个女子对于爱人负心薄幸,违背誓言的批判,也是敢于追求忠贞爱情,敢于反抗现实的痛苦呼喊。最后,霍小玉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结束了这场爱情悲剧。
(二)霍小玉的命运悲剧
命运悲剧通常描述的是个人或群体与命运之间的冲突,从而导致了悲剧性结局。霍小玉一生都在与命运做斗争,却无法摆脱命运的捉弄。霍小玉的命运是悲剧性的,她的命运是一种必然,是无法避免的。霍小玉的命运悲剧主要体现在年少丧父,流落风尘和爱情破灭三个时期。
1.年少丧父
霍小玉的第一重命运悲剧体现在年少丧父,惨遭家族抛弃。霍小玉是霍王最宠爱的女儿,家世显赫,举止教养都曾受过世家熏陶,不仅明丽动人,还通诗文、善歌舞。少女时期的霍小玉原本应该享有尊贵的地位和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疼爱自己的父亲突然去世,自己和母亲失去了在家族里的依靠。此时的霍小玉不仅面临着丧父之痛,而且因自己庶女的身份遭受到了家族的排斥和抛弃,将母女二人赶出了王府,还让霍小玉改姓郑氏。曾经天真烂漫的少女遭受家族抛弃,仅仅只是因为霍小玉出身卑微,而这恰恰是霍小玉即使挣扎反抗,也不能改变的命运,为后面因身份卑微而被迫为娼的悲惨遭遇埋下了伏笔。
2.流落风尘
霍小玉迫于生计,沦落为娼是霍小玉的第二重命运悲剧。在王府中,尽管霍小玉的身份是侍妾之女,但是至少母女二人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尊严。然而一旦离开王府这个生存基础,她们便失去了所有的依靠和庇护,只能被迫流落风尘。尽管霍小玉才华横溢,精通歌舞,但她始终摆脱不了歌妓的身份,在社会中依然备受歧视和排斥,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此时的霍小玉不仅要面对生活的艰辛,更要承受精神上的折磨和世人的白眼。这种物质上从有到无,地位上从高到低的转变,对于霍小玉一个弱女子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少女时期的霍小玉或许还曾拥有过短暂的快乐和欢笑,但沦落风尘时期的霍小玉更多的却是面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悲伤甚至绝望,所以她渴望能够摆脱这种生活,追求真正的爱情和幸福。她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与现实的残酷和无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她的悲剧命运更加令人心酸和惋惜。
3.爱情破灭
霍小玉的第三重命运悲剧体现在霍小玉和李益爱情破灭时期。霍小玉与李益的爱情本应该是她生活中的一抹亮色,然而却充满了悲剧色彩。霍小玉与李益一见钟情,两人也曾有过两年的幸福时光,但随着李益出京赴任,两人的未来开始变得不确定。尽管霍小玉深知自己的身份可能会阻碍和李益的未来,但她依然对李益抱有深深的期待和希望。可未曾想到李益在权利的诱惑和家族的压力下,逐渐背离了他们的爱情承诺。李益对待霍小玉的感情开始变得冷漠,甚至狠心避而不见。霍小玉耗尽钱财想打探李益的消息却杳无音讯,自己相思成疾,再一次知道李益消息之时,却是听到心爱之人背叛了自己,要娶别人为妻。这段爱情的破灭,不仅让霍小玉承受了巨大的情感痛苦,更是她人生的一次重大打击。霍小玉将与李益的爱情视为精神的寄托,可李益对爱情的背叛让霍小玉深感绝望和痛苦,身体与精神遭到了双重打击,最终她抱恨而终,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结束了悲惨的一生。
二、霍小玉悲剧性的成因
对于霍小玉悲剧性的成因,学术界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李益的性格缺陷才是酿成李霍爱情悲剧的最主要原因。”但笔者认为,霍小玉的悲剧不能简单归结为李益个人的负心行为,更应该从霍小玉所处的时代背景去分析人物悲剧的根源。霍小玉的悲剧主要是当时不合理的封建制度和社会风气造成的。“唐代的门阀制度和科举制度交互影响文人的前途命运和婚姻生活。”从而进一步影响霍小玉悲剧性的走向。霍小玉的悲剧成因主要体现在世俗门阀制度影响下等级森严的婚恋观和科举制度影响下士人重利轻义的人生观。
(一)士族门阀制度影响下等级森严的婚恋观
唐朝是一个经济繁荣,思想开放包容的朝代,唐朝时期的婚姻也相对开放,“但是唐朝人又是极度保守的,保守在门第思想上,正是因为门阀制度的存在,导致唐代婚姻容易出现这样的怪现象:恋而不婚和婚而不恋。”士族门阀制度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种特殊的社会阶层制度,萌芽于东汉末期,鼎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前期,衰落于南北朝后期。唐代婚姻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深受魏晋时期士族门阀制度的影响,门当户对、士庶不婚的观念在唐代社会依然占据主流思想。
在唐代,婚姻往往被视为家族或宗族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盟,而不是基于个人情感和意愿的选择。婚姻的选择往往受到家族背景、社会地位和财富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唐律疏议·户婚律》中规定:
“人各有耦,色类须同。良贱既诛,何宜配合。与奴曲良人女为妻者,徒一年半;女家减一等,合徒一年。”“诸杂户不得与良人为婚,违者杖一百。”
这些律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在士族封建门阀制度影响下人们不平等的婚恋观。一方面,门阀士族的子弟往往享有特权,他们在婚姻选择上则受到更大的自主权,可以选择与自己家族地位相当或更高的配偶。另一方面,普通庶民百姓的婚姻选择则更多的受到限制和约束,他们往往难以跨越家族或宗族之间的界限,也难以与门阀士族的子弟结婚。朝廷虽没有明令禁止士人和妓女相恋,但却从制度上根本否定了李益和霍小玉婚姻的可能性,这也为霍小玉的爱情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在封建士族门阀制度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霍小玉和李益也不可避免地屈服于这种不平等的婚恋观。霍小玉对李益一见倾心,即使沦落为娼,也依然坚持自己心中对爱情的纯粹。但她深知两人的身份是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她并未强求要与李益成亲,只是选择用八年之期来实现自己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以一己之力挑战封建礼教的不公。然而,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爱人李益屡次地逃避退缩让霍小玉深感绝望和无助,渐渐耗尽了她对爱情的热情和反抗不公命运的力量。可结合时代背景来看,李益负心的行为却是封建社会士族门阀制度对人们思想压迫的映射。“人们厌恶李益,但更应该痛恨产生李益的那个罪恶的制度。”在那样注重门阀制度的封建社会里,婚姻是一种政治工具,而非是拘泥于个人的情感,两人的爱情注定只是一场镜花水月。从表面来看,李益的负心直接造成了霍小玉的悲剧,可从本质来看,罪恶的封建士族门阀制度却是造成霍小玉悲剧的真正推手。
(二)科举制度影响下士人重利轻义的价值观
唐朝前期的科举制度还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因此,在科举考试中,依然存在士人占优势的情况,“在唐代许多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他们在考试之前,利用自己的家庭背景或者关系网来打通关节,以增加自己考中的几率。”唐代的科举制度虽然打破了世家贵族对仕途的垄断,为广大士人提供了公平的考试机会,但也在另一方面导致部分士人产生了过分追求名利的畸形价值观。
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唐代士人的仕途观念也深刻地影响了他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选择。文人士子一边渴望追求独立自由的爱情,一边又抵制不了科举仕途带来的名利诱惑,最终导致始乱终弃的悲剧爱情。在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唐传奇中便出现了许多像李益这样的“负心汉”形象。为了跻身官场,获得名利,许多文人选择娶高门贵族的女性,作为自己平步青云的阶梯。处在社会底层的士人可通过攀附世家大族,以此作为跳板跻身上流社会,王公贵族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常常通过联姻来达到政治上的联盟。联姻作为一种政治手段,通过婚姻将两个家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更为强大的政治团体。
李益才华横溢,二十岁就中了进士,本就是因为参加科考才来到长安,只等第二年参加拔萃科考试,寻找佳偶也只是消遣自己埋窗苦读的寂寞而已。第二年春天,李益因为书判拔萃登科,被授予官职,即将上任,因此便回家省亲。此时太夫人替李益和出生世家贵族的卢氏定亲,这既有利于李益之后的仕途,又有利于维护各自势力的利益。李益虽然喜欢霍小玉,但却也不肯放弃科举仕途带来的名利地位,自然选择与卢氏联姻以此作为自己未来仕途道路上最大的助力。李益的选择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文人普遍的功利取向。因此,二人的爱情悲剧也带有时代的必然性。
三、霍小玉人物的悲剧性价值
“艺术中的悲剧是对现实中的悲的能动反映和集中概括,应该具有明显的悲剧性和巨大的审美意义。”《霍小玉传》作为一部典型的悲剧作品,其悲剧价值主要体现在以霍小玉的悲剧为中心,揭露了唐朝文人阶层普遍薄情的现象,反映了唐朝部分进步文人对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关注,从而真实地展现了残酷的封建门第制度影响下唐朝的真实面貌,引发读者对霍小玉悲剧性的独特体验和深刻思考。
(一)对唐朝文人普遍薄情现象的揭露
中唐时期,唐朝士子与妓女的交往之风盛行。“唐朝的社会,色情意味非常浓厚。尤其在大都会中,歌台妓馆,到处林立,当时一般文人墨客,进士新贵,多以风流相尚,歌舞流连,不足为怪”。这些文人大都出身名门,才华横溢,爱慕风流。唐朝的妓女不仅美貌动人,还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文人与妓女的交往中不乏有郎才女貌的美好结局,但更多的则是唐朝文人始乱终弃,另选高门的爱情悲剧。除此之外,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唐朝文人抛弃女性,另寻佳偶的现象变得更为普遍。唐传奇《莺莺传》中的张生最初对崔莺莺一见钟情,两人还曾互赠信物以表深情,可张生科举高中之后,逐渐对崔莺莺变心,甚至还用纣王亡国的例子污蔑崔莺莺是“妖孽”,最后另娶他人。周围的人对于张生的行为也只是感到惋惜。可见,当时唐朝社会普遍认同文人的风流韵事,甚至习以为常。
《霍小玉传》是封建文人轻视和践踏女性的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身为男性作家的蒋防,通过描述霍小玉的悲剧,深刻揭露了唐朝文人普遍薄情现象,表现对封建弱势女性群体的怜悯和同情,反映了唐朝部分进步文人的自我反省和批判精神。在文人李益眼中,女子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物品。对于李益来说,与霍小玉的爱情只是他科举仕途道路上的情感慰藉,当有机会选择有利于名利仕途的婚姻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抛弃了霍小玉,另娶高门贵族为妻。李益婚前为娶卢氏“聘财必以百万为约”,婚姻仅凭自己的猜忌就对卢氏非打即骂,最后也直接将其休弃。可见,当时的文人并不尊重女性的感情,反而肆意践踏封建女性对待爱情纯真的态度。蒋防作为文人阶层的一员,敏锐地注意到了这种不合理的爱情婚姻现象,将笔锋对准以李益为代表的薄情文人,“对其阶层中存在的丑恶现象加以揭露和挞伐,反映了超越于阶层利益之上、没有被泯灭的公义与良知的光辉”,既表达了对封建女性悲惨命运的同情,又向世人展示了正义的光辉,真实地展现了唐朝封建社会士人与妓女的爱情现实。
(二)对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关注
唐朝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不断发展的朝代,唐朝社会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女性渐渐从封建礼教的传统束缚中挣脱出来,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主要表现在女性对于纯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不懈追求,而不再是被动等待爱情的到来。很多唐朝男性作家在创作唐传奇小说时,将女性角色的塑造不止停留在外表的美貌,而是更多的关注女性的才华以及对待爱情的美好品质。因此,唐传奇中涌现了大批有才华,有智慧,有勇气的女性形象,比如崔莺莺,李娃等等。这种现象从侧面体现了部分男性文人进步的女性观念以及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的关注。
在《霍小玉传》中,霍小玉的形象,无疑是一个光彩夺目且深具魅力的女性角色。霍小玉的美好,不仅体现在拥有姣好的美貌,更在于她勇于追求爱情和面对不平等待遇时勇于反抗的精神品质。“蒋防《霍小玉传》中的霍小玉是唐传奇中最为激烈的反抗者,也是呼唤平等权利的最高声者。”霍小玉虽然处在社会最底层,但却拥有反抗不公命运的智慧与勇气。霍小玉面对与自己身份悬殊的李益,明知二人的爱情不能长久,却依然与李益约定八年之期,这种选择既彰显了霍小玉反抗封建门阀制度不公的智慧,又体现了她敢于面对不确定爱情未来的果敢与勇气。同时,李益的负心行为并没有换来霍小玉的忍气吞声,相反,她痛斥李益,甚至要化成厉鬼报复李益的负心行为,这也反映出唐朝女性不甘于成为男人的附属品,女性的独立意识渐渐觉醒。“唐传奇的男性作家如此塑造这样一位封建礼教与门阀制度的坚强反抗者形象,也在另一个侧面表明唐人对于妇女利益的重视,折射出唐人对于女权强化的重视程度。”蒋防作为男性作家,透过霍小玉的悲剧,揭示了以霍小玉为代表的封建女性的苦难,为读者展现了社会对于女性形象的定位与塑造,彰显着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的关注以及对于不幸女性悲惨遭遇的同情与怜悯。
结语
霍小玉是文学史中一个熠熠生辉的悲剧女性角色。霍小玉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其实也是唐朝封建婚姻制度下男女婚恋生活的缩影,生动地展现了唐代文人与妓女婚恋生活的真实面貌,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于女性个体的压迫与束缚,具有深刻的悲剧性价值。除此之外,通过研究霍小玉人物的悲剧,不仅对揭露唐朝文人普遍薄情的现象和展现唐代女性生活的真实面貌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具有深远意义,也有助于我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更好地理解霍小玉的悲剧内核,同时也对现代女性思想独立和解放具有重大启发意义和研究价值。
因此,本论文依次从霍小玉悲剧性体现、悲剧成因以及霍小玉人物的悲剧性价值三方面入手去探究了《霍小玉传》中霍小玉的悲剧性。在霍小玉的悲剧表现方面分别分析了霍小玉的爱情悲剧与命运悲剧,霍小玉的爱情悲剧主要表现在霍小玉的所托非人,被始乱终弃的悲惨遭遇以及以命抗争,因爱而亡的悲剧结局,霍小玉的命运悲剧主要体现她年少丧父,流落风尘和爱情破灭三个时期。霍小玉的悲剧成因方面主要从时代背景去分析造成霍小玉悲剧的根源,分别从士族门阀制度等级森严的婚恋观和科举制度影响下士人重利轻义的价值观进行论证。人物的悲剧性价值方面主要从揭露唐朝文人普遍薄情的现象和部分进步文人对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关注两方面进行探讨。除此之外,对于《霍小玉传》中霍小玉悲剧性的研究,笔者认为不仅要关注历史背景下人物的悲剧性,还可以从作者思维视角以及创作动机等方面予以关注和补充。因时间、水平等诸多因素,本论文在对霍小玉悲剧性成因以及人物悲剧性价值方面都缺乏更加深入地探究。
参考文献
[1]李军,刘延琴.唐传奇名篇《霍小玉传》新解[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28(01).
[2]张友鹤.唐宋传奇选[M].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3]赵嘉丽.古代文学作品中女性爱情悲剧的文化解析[J].惠州学院学报,2013,33(05).
[4]戴圣.礼记[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5]黄琳.从死亡情节看《霍小玉传》中爱情的悲剧美[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31(03).
[6]董炜.《霍小玉传》李霍爱情悲剧新解——论李益的性格缺陷[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9,39(05).
[7]王丽庆.浅议唐代门阀制度对文人生活创作的影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3,25(08).
[8]王扬群.唐传奇中的门第观念研究[D].安徽大学,2012.
[9]长孙无忌.唐律疏仪注译[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6.
[10]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M].济南:齐鲁书社,1994.
[11]张武军.唐代门荫制度及其对科举制度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3.
[12]李华.美学导论[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3]程国斌.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M].人民出版社,2002.
[14]周承铭.《霍小玉传》思想价值再评估[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27(05).
[15]杨成军.唐传奇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0(06).
[16]杨柳.女性意识的觉醒——唐传奇女性形象的解读[D].中国石油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