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学生作品

诗韵青春

来源:文化与传媒学院,2023级汉语言文学6班 图文:冯莹 发布日期:2024-12-27

在那个阳光斜照的午后,我独坐在大学的思修课堂,耳边回荡着老师的讲述,仿佛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旧日时光。那些曾经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般信手拈来的知识点,如今却如同“庭院深深深几许”的遥远记忆,难以即刻唤起。心中的悲哀,如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的无奈,感受到我最擅长、最钟爱的学科知识,正如同“花自飘零水自流”般从我记忆的河流中悄然逝去。 这种遗忘,宛如“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感叹,让我在恍惚中体会,高中时光的痕迹正被岁月“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地慢慢改变。

我渐渐明白,爱情、天赋和灵气,它们如同“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意境,现实的风雨正慢慢将我们青春的每一笔勾勒“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模糊。

终有一日,我将失去如同“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细腻情感,不再追忆那十七岁晚自习时,窗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暮色。书中那一束褪色的风干花朵,仿佛是“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遗憾,将不再记得它曾经承载 的哀愁。我或许仍会坐在咖啡厅的角落,但那杯廉价加冰拿铁的滋味,已不再是心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慰藉。我可能会用成年人的从容说“我们挺合适的”,却再也无法像青春时期那样,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决绝,无畏而热烈地倾诉:“我知道我们不合适,但我真的,真的很爱你。”

青春的每一幅画卷,每一篇诗词,终将成为历史的尘埃,我心中明了。然而,我依旧沉溺于这些如同“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浪漫之中,它们如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短暂却深刻地烙印在我的生命里。当我回首凝望,那个十七岁的自己,正以一种如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翻阅着未来的篇章。她低语:“穿越了漫长的风雪,我们并未抵达心中的‘桃花源’。”

“原来,穿越了漫长的风雪,我们遇见的不是春天。”

20级美术学廖莎莎


最新动态

CopyRight 2024湖北恩施学院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14107号 鄂公网安备 42280002001073号